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

六祖談"功德"

《六祖壇經》中有云:

「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念念無滯,常見本性,真實妙用,名為功德。內心謙下是功,外行於禮是德。自性建立萬法是功,心體離念是德。不離自性是功,應用無染是德。若覓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」

10-05-08 《蓮生法王講六祖壇經》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


禪定-定慧一體

吃飯是禪定,穿衣是禪定,睡覺是禪定,行住坐臥是禪定,因為你時刻也在觀照自己的念頭,時刻在觀照自己的心,這才是真禪定。







10-07-17 《蓮生法王講六祖壇經》定慧一體 無諍先後





《六祖壇經》 無相頌

心平何勞持戒?行直何用修禪?
恩則孝養父母,義則上下相憐;
讓則尊卑和睦,忍則眾惡無喧。
若能鑽木取火,淤泥定生紅蓮。
苦口的是良藥,逆耳必是忠言。
改過必生智慧,護短心內非賢。
日用常行饒益,成道非由施錢。
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。
聽說依此修行,天堂只在目前。


行直何用修禪?

人已無不良習性,又何用修禪,人因有貪嗔痴,及各種不良習性,故要修禪,修禪為的是去除不良習性。

吃飯是禪定,穿衣是禪定,睡覺是禪定,行住坐臥是禪定,因為你時刻也在觀照自己的念頭,時刻在觀照自己的心,這才是真禪定。






修法中的入三摩地
(若能鑽木取火,淤泥定生紅蓮。
專一觀想,下丹田有火的種子,三角形代表火,觀想熱,觀想火,觀想紅色,專一觀想,拙火定,有口訣,有方法,拙火能生起。








弟子乙的一點文字:

佛家提到各種修持法門,曾在東土盛行的"禪法",影響深遠,很常聽到"禪定"一詞,究竟是什麽一回事?常本沉靜,喜修密法,珍惜經教,樂於安穏。飲茶食飯,一問"禪"、"坐禪"?即時不知應對,心中一大堆,未知人家的接受能力,避重就輕,說出口的是:「坐著入静,什麽也不做,...」,離天萬丈!落入六祖所講的"邊見"、"法縛"或稱"無記空",究竟應如何表逹心中的意思?不得不將文字稍作整理。

"禪定"一詞,第一個感覺,人們會以為很深奧,高僧大德出家人才有資格修習,屬於有高深學問的人談的事,與上班族無緣,與普羅大眾無相干。鑽研佛學佛法要有時間,歷史上留下來的文字,出自高文化水平的人仕和文人雅仕的手筆,佛教典籍大多是深奧理論,順理成章的以為"禪定"與普羅大眾無緣,我以為這不大正確。

當人行事不過份,做得恰當,禪定是了。

換句話說,人們的生活,自然處於禪定狀態,或是淺一點,或是深一點,不胡作非為,或無所作為,未至過份偏差,當中必有反省自觀,自我約束。要求事情做得更為流暢自然,就要繼續修正,多做點功夫。生活得自在自然,已是很好的狀態,已有良好的禪定功夫,包含般若智慧,包括世間智與出世智,修習禪定,無非為了活得自在。

禪詩有云;"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"

簡單?

生活得自在的人有幾許?經歷人世種種,在五光十色聲色犬馬的人世間,活得自在的人,有幾許?說出來,似是很簡單,因為沒有什麽可言,要說的話,人家多不愛聽。

生活當中,只要做好自己本份就很好了。

要做到自由自在,就要在生活當中不斷提昇,不時有所超越,這個過程,要有意識地深入意識層面,進入眼看不到的地方去做功夫,好好生活是必要,也很重要,但又不能只說好好生活,又或單說做好自己就完了。

選擇如何生活,以何種態度生活,均由觀念和心識所造成,談深入一點,就難以不談論個人的見解,難於不談到觀念,取向,思維,意識等等,有層次的,可層層深入,而觀念意識表現出來,眼前是日常的行住坐臥,衣食住行,當中包含了人生觀,生活智慧。

如何吃飯穿衣,如何走路,如何睡覺,是深層意識的具體表現,當中有不可思議的作用。

眼見,難見當中的意義;高僧閉目靜坐,人們以肉眼觀之,以為原來出家人所做的,就是閉目靜坐,什麽也不幹,他們常談坐禪,原來這就是坐禪,坐下來閉目静坐,什麽也不幹,什麽也不想,沒有雜念,這就是他們所說的禪定了,留於眼見的角度,根深蒂固的觀念和誤解,但是可理解,我也曾如此,有必要糾正。

對普羅大眾,面對日常種種壓力,天天忙碌,營營役役,種種煩惱,見出家人好像什麽也不幹,好像什麽也不用想,好像天天静下來坐著,修習所謂坐禪,真是一種超越,這種誤解是自然而生,或許是自身煩惱的一種對照,產生這種錯覺,是無可厚非,可以理解的,從一個極端見另一個極端,見不到實在情況,"斷念"也不合乎自然,"道法自然",不合乎自然的,不太合適。

有分別,有高低見解的人,自己是低,人家是高,我是凡人,人家是高人,我天天忙碌煩惱,當然是雜念多,我是低,人家是高,我忙我想,反過來,不忙不想就是高,是誤解。另一情況,知道生活不易,天天努力經營,為的是種種責任,見出家人不事生產,不事經營,只在修禪念經,心中自然而生一種想法;他們不負責任,對社會無貢獻,就只管坐著,什麽也不想了,游手好閒,也一種常有的誤解。

坐著究竟為了什麽?是否什麽也不想呢?

《六祖壇經》般若品第四中說值很好,一針見血,告誡人們,只是閉目静坐,什麽也不想,這是不對的。經云;「第一莫著空,若空心静坐,即著無記空。」經又云;「又有迷人,空心静坐,百無所思,自稱為大,此一輩人,不可與語,為邪見故。」又云;「若百物不思,當令念絕,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。」六祖非常了解人們常犯的錯誤,一語道破,請不要誤入歧途。

禪不離觀照,觀自身行為,觀照念頭,自然之中有觀照,否則人吃飯也吃不好,或許又會過份,苦了肚子,開車走路時也會犯規,說話說過頭話而不自知。懂得反省是好事, 在明顯的層面做功夫,而深入觀照心念,是進一步的功夫,能觀照自己的心念以至意識,是深層禪定所起的作用。禪定在自然之中既有,觀照在自然之中既有,在人的生活當中也有,五欲還盛,行為常太過,貪嗔痴作用,煩惱自然較多,修習觀照禪定,有助去除造成煩惱痛苦的根源,增長智慧,最終能得解脫自在。

六祖在無相頌中有云:「行平何用持戒?行直何用修禪?」若行為上公道,公平的對任何人,已無分別心,這樣的一個人,怎會想去傷害別人和一切眾生,故必知所當行,人痛如我痛,人傷則如我傷,也是所謂"愛人如己",戒自然成,又何用想著持戒這回事呢,自然不犯戒,戒是自然不犯了,又何用說持戒呢。行為正直,光明磊落,清清白白,不貪不嗔不痴,清浄而不著境才能做到,既然做到了,又何用刻意修禪觀去清除自己的妄念呢?因為早已妄念不生,不用刻意了,自然在般若禪定之境,就不用談修禪了,忘記這名詞好了。

生活中,工作中,專心一意,不時反省,逐漸修正,越做越好,越做越順暢,自利利他,公平公正,自然在正定中,在睡覺中,在夢中,也能安住,不起妄念,自然在正定中,如此類推,不時修正,漸入佳境,精益求精,必有所成。

禪定不離般若,沒有般若,何來禪定,未能禪定,般若未顯,禪定與般若是一體,無分先後,人說禪定生智慧,祖師在《般若品第四》有云:「定慧一體不是二。定是慧體慧是定用。即慧之時定在慧。即定之時慧在定。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。」禪定時般若在,般若時禪定在,般若在禪定中,禪定在般若中,無分先後,是一體不可分,何用去分別。

做好自己,自然而然,這個"禪"字,忘了吧,忘了才可自然,自在自然,就不用自尋煩惱,還會自尋煩惱者,還當修習和探討。

什麽時候禪定?吃飯,穿衣,睡覺。

有修禪否?已有吃飯,衣服夠暖,睡得不錯。

"禪"有觀照一切而不染著的含意,"定"有專一不散亂的意思。

凡事最好專一不散亂,做好一件事,再做另一件事,生活的種種亦當如是。專注在做一件事,有人來了,放下原有工作,人的心也只要安住,處理好了,回來完成原有的工作。在生活中磨鍊,現今社會,在繁忙當中,心能安住,功夫很了得。若能將生活模式漸漸簡化,就更可喜,這會造出有利條件,讓你深入自心的意識層面。

行為上能端正,意識層面上也能端正,行為上還有失誤,意識層面上同樣會有失誤,觀照自身行為和意識,能知曉問題所在,對症下藥,治法處理,令心安住不越軌,能以般若觀照,觀諸行無常,觀一切法空,不離自性,對境而不染著,就更為徹底。

目的是自在解脫,再而無縛無脫,無塵勞,智慧常現,不離自性之無念境,身口意清浄是法寶,觀照之作用,定慧之學,般若之學是了。

禪與定不去分別好了,本自同時,禪在定在,定在禪在,不定不能禪,無禪不能定,禪定也是一體,不談分割,起分別是障礙,有分別心是阻隔,分別是綑綁,二元對立不是究竟,入不二法門,放開分別,回歸一如,自由自在。

外相有其道理,但不是重點,修法過程中,專一持咒觀想,常住定境,其中"入三摩地",也是"入定",入本尊三摩地,一心一意與本尊融合,定也,"定"不重形式,行住坐臥安穏是定,食飯穿衣安妥是定,睡覺安穏是定,專心修法是定,本尊時常住頂是定,與本尊合一是定,與佛菩薩相應是定,不拘形式,時刻也可在定境,自在無礙。

尊師、重法、實修。